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灯火商贸网 2021-10-13 450 10

SPAC重振新加坡IPO市场 更好服务东南亚创新性企业

得平关爱幸福 http://www.gaxf.com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GX,以下简称“新交所”)近期陆续公布系列举措,包括推出SPAC上市框架等。“新政策充分体现新交所理念,即从融资角度支持企业发展,从投资角度帮助投资人选择。”9月27日,新加坡交易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谢采含在新交所资本市场新政策媒体吹风会上表示。

  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由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募集资金组建上市“空壳公司”,上市后一段预设期限内投资并购欲上市的目标公司,目标公司通过和已经上市SPAC并购迅速实现上市融资,是借壳上市的创新融资方式。

  根据新交所要求:SPAC上市市值不低于1.5亿新元,并购标的价值须占托管资金80%;SPAC须在上市后24个月内完成并购交易,最多延长12个月;只有获得过半独立董事批准和过半股东投票支持才能进行并购交易;SPAC上市到并购交易后6个月内发起人股份处于锁股期,符合相关要求的发起人则得就所持股份的50%履行多6个月的锁股期。

  新交所希望通过推出SPAC制度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公司上市,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选择和投资机会。“为达成这个目标,新交所着重发起人的素质和其过往记录。在制度设计上,也提升了发起人所涉及的利益与风险,以及发起人与股东的利益相关性。”新加坡交易所监管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文仁指出。

  据介绍,新交所SPAC上市框架设立并购范围,发起人须具有并购领域相关技术、商业和管理运营风险能力。新交所对SPAC创始股东和管理团队设有最低出资额,根据SPAC市值规模,发起人须在SPAC上市时认购不低于2.5%至3.5%的股份。此外,SPAC须将至少90%的上市融资资金放置于托管账户。

  作为新兴股权融资工具,新交所SPAC上市框架于9月3日起生效,与市场现有的投资工具相比存在颠覆性差异,被视为重振新加坡IPO市场的一种方式。谢采含认为,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吸引不同投资人,新交所支持企业通过不同方式上市,SPAC作为众多上市融资途径中的其中一个只是补充,不会影响其他上市方式。

  早在2010年,新交所推出SPAC上市框架征求意见稿。与之相较,新交所最终方案在准入门槛、投资者保障及市场监管方面有所下降。“这并非松懈”,谢采含直言,早期征求意见稿强调以投资者保护为重点延伸至所有规则,而新交所最终考虑在让所有人有机会接触新投融资产品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很好地绑定所有人利益,将风险降到最低。

  SPAC上市融资模式起源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后在美国和英国迅速发展,获得众多投资机构青睐。近两年,通过SPAC形式上市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在美国已经成为主流的上市模式。不同于美国SPAC市场偏重欧美资产,新交所SPAC机制能够更好的服务东南亚乃至中国市场中正在崛起的创新性企业。

  “中国资产也能在新加坡资本市场完整地发挥品牌实力。”谢采含称,新交所与中国监管机构,中国企业均进行了非常充分的沟通交流,会紧密跟随中国监管步伐进行适当调整,更好地满足投资人和发行人要求。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期表示,证监会持续在关注SPAC,是否在每个市场都具备条件需要进一步跟踪和研究。

  值得关注度的是,继新交所推出SPAC上市机制后,亚洲第二个主要金融市场引入SPAC,香港交易所旗下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刊发咨询文件,就建议在香港推行SPAC上市机制征询市场意见。

(文章来源:财经网)

文章来源:财经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灯火商贸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灯火商贸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