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馆开馆仪式在三星堆博物馆隆重召开。 仪式现场 开放式文保科研平台与展示结合 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馆位于三星堆文物保护中心,面积约1000平方米,包括工作区(修复过程活态化展示区)、展示区两大区域,并形成两条互不交叉的观展动线。 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馆也是一个开放式文保科研平台,博物馆邀请多方文保机构,到这里来为新出土的文物会诊,研究出最优的修复方案,并合作开展文物保护修复课题研究。 工作区(修复过程活态化展示区)分设文物储存区、陶器修复室、玉器修复室、金属器文物修复室、象牙修复室,全面展示文物修复工作实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文物的修复过程、了解文物修复的技术方法。 展示区分为图文展板区和文物展示区。图文展板区采用漫画的形式,简要生动地从“什么是文物”“什么是文物保护修复”“什么是文物病害”“如何保护修复病害文物”“现代检测分析技术在文物保护修复中运用”“三号神树三维复原展示”六部分为大家科普保护修复基本常识,为观众建立一个修复知识大框架。文物展示区主要展现近期最新文物修复保护成果,让观众共享三星堆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目前亮相修复馆的文物中,有国宝级文物神树纹玉琮、完整金面罩,还有立发铜人像、广汉联合遗址出土的陶猪等。 “我们将根据三星堆遗址3至8号坑出土器物整理修复情况,3至6个月更换展示区文物,让更多的新发掘文物早日与游客见面。”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部长余健介绍。 馆内还设有专门的分析仪器室,配备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X光颜色仪等先进仪器,对文物成分进行检测分析,从而为文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发现的3至8号坑出土的部分文物也将在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馆进行整理、修复、展示。 《近期三星堆祭祀坑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计划》正式发布 开馆仪式现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发布了《近期三星堆祭祀坑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计划》。据唐飞介绍,目前3、4号坑现场发掘工作已经完成;5号坑分块整体提取方案已经确定;6号坑木匣正在进行实验室考古清理;7号坑象牙提取完毕,正逐层清理、提取玉石器和青铜器;8号坑象牙提取过半,露出青铜祭坛、神兽、头像、面具、尊以及暂未定名的多件青铜器。截至2021年11月30日,累计出土器形完整的青铜器876件、金器510件,玉器454件、石器122件,陶器13件、象牙415件、其他15件。 接下来,省考古研究院还将持续开展的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修复与研究工作有—— (一)对省考古研究院和三星堆博物馆库房中1、2号坑出土的曾被认为不可修复青铜残片进行系统整理与拼对。搜集、查阅1、2号坑已修复器物的修复资料,采取X光探伤、CT、金相分析、显微观察等多种科技方法对修复补配器物状况进行全面甄别、诊断,建立文物修复档案;(二)对3至8号坑出土器物,以坑为单元,用考古学方法与科学分析、计算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及残缺器物拼对,选择一些拼对完整、分析数据支撑力强的器物先进行修复。(三)以祭祀坑全新视角,系统梳理器物的残损情况,对器物及残件进行三维扫描,建立各类器物数据库;全面开展祭祀坑出土文物拼对、整理与修复论证工作,并选一些典型器物先进行修复,为三星堆博物提供新的展览器物。(四)系统开展出土文物多学科研究,如青铜器、金器、玉石器、陶器矿料来源与制作工艺;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其他遗址出土象牙及动物骨骼开展三星堆象牙产地来源研究;结合青铜器、金器、陶器再次受热与祭祀坑埋藏形态和其他考古研究成果,开展古蜀国祭祀体系和祭祀行为研究。 天津印刷厂 http://www.lfhwys.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