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四年,几番征求意见和定量测试,标志着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的新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下称“规则Ⅱ”)终于发布。上至行业、下至公司,这项新规具体在保险业负债端、资产端会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上海证券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业内多位大咖,来听一听他们是如何解读的。 中再集团相关负责人: 二期工程在继续坚持风险导向不变的基础上,注重问题导向,治乱象、降杠杆、强执行,从严从实加强资本约束,鼓励保险产品回归风险保障本源。这使得现行偿付能力监管机制更加健全,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我们预计,规则Ⅱ执行后,保险公司的风险文化将进一步加强,再保险应用有所提升,再保险将在风险转移、技术支持、资本融通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安联(中国)保险控股副总经理、首席运营官陈良: 等效互认相当于在我国监管规则与其他市场规则之间建了一座桥梁,有助于境内保险机构走出去,也有助于海外保险机构走进来。 阳光保险集团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刘鑫: 规则Ⅱ要求保险公司按照“全面穿透、穿透到底”原则,识别保险资金的最终投向。其在原则和目标上都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都是为了更加准确地识别底层风险实质,防范放大杠杆、变异风险、空转资金或绕道投资以规避监管等行为。将从资本端约束保险公司参与复杂交易结构,也引导保险公司主动关注底层资产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与风险抵御能力。 中国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 按照新的计量规则,融资性信用保证险的资本要求将大幅提升,叠加未来宏观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预计保险公司将更加谨慎地开展融资性信用保证险业务。车险方面,规则Ⅱ对增速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大公司增加最低资本要求,引导大公司带头推动车险理性经营、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转型。 友邦人寿总精算师张敏: 规则Ⅱ通过引入保单未来盈余的资本分级,强化核心资本的损失吸收能力;通过完善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的认可标准,严格财务再保险业务对实际资本提升的效应条件等,进一步夯实实际资本质量;通过实施穿透监管,准确识别和计量保险公司投资风险;通过完善利率风险计量方法,引导保险公司优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穆迪金融机构部副总裁、高级信用评级主任朱茜: 规则Ⅱ下的偿付能力体系,对风险的界定和衡量更为清晰合理,是一套更全面、更有效的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这与国际上特别是欧盟偿付能力监管(Solvency II)的监管理念是一致的。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三小白旅游网 https://www.tcslyw.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