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灯火商贸网 2022-01-27 450 10

梦工坊的托举者:“你的特别,让我们更愿意走近你”

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

沈程的近景魔术表演,总能把“梦工坊”咖啡吧的小客人吸引

全文共6641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

“梦工坊”咖啡吧的每个人总爱说,“这是一杯有温度的咖啡”。

大概是指上海的城市温度,暖暖的。

无论是开业两年的成山路345号,还是才开一个月的齐河路508号,浦东新区辅读学校定期不定期在店里的王校长杨老师娄老师张老师,不是在新店就是在老店操持着的老板于姐姐,抑或岗位上忠于职守的孩子们,总会和进来的客人彼此招呼着。

问完好并不算完,客人要不凑近老师说几句,要不走近孩子搭几句,也有来了直接打包多杯咖啡的,等咖啡的工夫,热络着聊几句。不明就里的客人来店喝咖啡十有八九觉得奇怪:这里常常招呼打成一片,“梦工坊”像成员彼此熟悉的社区,或者什么俱乐部。

2019年7月—9月那波被《中央电视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浦东发布》等二三十家媒体报道的巨浪距今,已经过去很久,媒体效应带来滔天巨浪般涌来的客人,逐渐散去,如今的“梦工坊”归于日常和平静。这一拨拨“偶遇”在“梦工坊”的老熟人,有附近的邻居、有齐河路店对面上海实验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有全上海16个区专程赶来就要在“梦工坊”喝杯咖啡的人,有年迈的只身前来丢下钱就走的老人……

不同身份的人常常在此不期而遇,围绕在“梦工坊”的一个又一个人,将一群心智障碍孩子的梦想点亮。

本文首发于暖星社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李暖

摄影|龚园园

排版|高珍洁

从2020年疫情之后的某个周末开始,总会看到一对母子出现在成山路店,儿子是医生,被用轮椅推来的妈妈102岁。午间,儿子推着妈妈在隔壁“梦工坊”面馆吃了面后,会到咖啡馆点杯咖啡。成山路空间比较大,老妈妈坐在轮椅上活动范围足够宽裕,儿子和老人家边喝咖啡,边和店里的老师们孩子们聊一下,待一个多小时,老人家再回家午休。

店里的每个人对老人印象深刻,甚至连百岁老人晚上吃五六个馄饨、再喝点红酒的养生之道都知道,医生儿子对店里的孩子们敬业、纯粹、认真的品质赞不绝口,和杨斌老师直夸,“在医疗的护理服务中,他们具备最优秀的品质。”

不知是否进入炎夏的原因,老人家有些天没来了,正当“梦工坊”孩子们时常说起她、表达着挂念,8月8号中午老人又来喝咖啡了。

被儿子用轮椅推着、坚持前来“梦工坊”成山路店喝咖啡的102岁老人

两年来,“梦工坊”接待了3万多位顾客,许多企事业单位冲着这些孩子前来做团建、搞活动;“邻居”上海实验学校家长同学更热心,齐河路新店还没开业,孩子们家长们纷纷倡议有活动就去“梦工坊”,开业一个月,很多场活动办下来,“梦工坊”成为爱的聚集地。

“总比啃老族强多了,就是要挺这些孩子们!”有个每天来的客人说。

杭州、北京、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店里时不时就有从全国各地前来的普通客人、心智障碍儿童和他们的家人,有人是来品味专属“梦工坊”的咖啡特有的温度,有人是寻找心智障碍者家庭、乌云密布中那射下一丝阳光的罅隙。

2019年12月4日,国际特奥会主席蒂姆·施莱弗慕名来到“梦工坊”,他留言道:“我在这里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

Vol.1

“我愿意到这来,感受他们自强不息”

熟面孔在玻璃门外晃动,孩子们已经跃跃欲试,就像抢工作做一样,打招呼也要抢个前后。等人进来了,先小阵子骚动,融融乐乐成一片,咖啡点上,这个那个就会马上去做。

7月24日,台风“烟花”在上海金山登陆,市区里虽然没有沿海的巨浪和暴雨,波谲云诡的天象已经抬头可见。台风欲来,街巷略显沉寂,虽然是周六,想想台风预警也会阻挡人们外出的脚步。杨老师那天来替班,原以为雨日清闲,竟没料到人声嚷嚷,都是熟人,点单、拉家常,就像每天吃完饭遛弯碰见邻居。

天将黑,“飞机叔叔!”吧台外的万初鹏先看见了,随后是殷昊。

殷昊在教顾客咖啡拉花

孩子们口中的“飞机叔叔”,原是中国东方航空的飞行员,从飞轰炸机到民用机,有近30年的飞行生涯。从成山路店开业至今两年多,每天5点钟下班,几乎雷打不动要来“梦工坊”喝杯咖啡再回家。

“反正是喝咖啡,那不如在这喝,我现在两个店都跑。”他家离成山路店近,那天,是带儿子在三林体育中心散步,多走两步路,和儿子溜达到齐河路店。“在他们身上有一种自强不息,并不是说我是这样的小孩,我自卑我要跟社会脱离,他们积极融入社会,这是最可贵的!”军人作风,让“飞机叔叔”上来就开宗明义掷地有声。

老客的特点他具备得一应俱全,对店里的老板、老师、老员工、新员工个个了如指掌。每个孩子刚来时的样子、谁变化最显著、老板于姐姐的辛苦和校长老师们的奉献他都看在眼里,除了几乎每天来“打卡”喝咖啡,只要有时间,他就来参加店里的活动,但仍然遗憾自己错过了两次店庆。

“当初来的时候,听说这些小孩的情况,很难过;但很快,我发觉他们身上都有一种不希望跟社会脱离的精神在,正常人都会自暴自弃,他们没有,这个很让我欣赏。”

10岁的儿子不太爱和陌生人说话,但喜欢来这里,周末或者放假会被爸爸带来,来了多次,从未发现过哥哥姐姐有什么不同。在“飞机叔叔”看来,每个“梦工坊”的孩子比所谓的职场人都更爱自己的职业,而且付出得更多,他从不觉得他们身上有标签:“我拿他们当朋友,当正常孩子。有的客人来了多少次都不知道这个店有什么不一样。”

“飞机叔叔”也遇到过让他冒火的一次,“有个顾客进来发现什么,说了怎样怎样转身出去了。人家是靠劳动做事,又不是伸手要,你为什么要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不光不该被低看,反而应该被高看!”

“那边的毛毛、知潇、佳晨、嘉露、翔宝,这边的程程鹏鹏昊昊启启都会跟我打招呼。”他喜欢叫他们小名,“于姐姐怎么叫他们,我也怎么叫他们。”

他对每个孩子都熟悉,并感受他们的变化:“杨安昆是自闭症孩子,最早低头不语不声不响,看也不看你,后来主动交流有了;每天发朋友圈报道店里的故事兢兢业业持之以恒,措辞也好,比我们做得还好;看到我在门口走,他会拉开门大声喊我叫我进来;他后来都成小明星了,那么多活动主持都是他……”

“飞机叔叔”惦念前往兰州3个月的杨安昆,担心安昆在兰州没有这种环境。“自闭症的小孩,我个人认为只要给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把心里的这扇大门打开,他们很多方面能跟正常孩子一样。安昆刚来时‘欢迎光临’后,没第二句话了,不会打招呼,不会看你,没有对视,你碰他就会情绪发作,更别说跟人握手,他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后来变得开朗、主动、热情。他们还是需要跟社会接触,如果让他们脱离社会,会加重他们的病情。”

“昆哥”依然被很多客人惦念

“你是超级VIP顾客,始终关注着孩子,关照‘梦工坊’。”

“像我这样的人很多很多,非常多,上海的温度是可以的。”

像“飞机叔叔”这样的客人,真的很多,他们就像“梦工坊”的家人,有事没事要来看看你,串个门。

Vol.2

“多来一个人,他们就多一次练习”

距离成山路店1.7公里远,有个上海实验学校,2019年璨妈的女儿在“上实”读书,开业后,璨妈成了为“梦工坊”献计献策的一员。

开始时每天百十号人,人很满,但有一天从店里小会议室出来倒水的她,注意到杨安昆愁容满面,璨妈问出了安昆的心思:担心客人少,店里没生意,自己没有工作。

与其在会议室和热心家长讨论“应该做些什么”,还不如先想“我能做什么”,璨妈心想。

璨妈做家庭教育,有自己的工作室“爱在时光”,之前就带着很多家长学习。“在这里建一个属于‘梦工坊’的读书会”,想法有了的璨妈找到王英校长。一直奔走努力就是为了让辅读学校走出的孩子融合到社会,校长于是给读书会起了“融·在一起”的名字。

工作室老师身份的璨妈各处去讲课,有公益也有收费,但在“梦工坊”带大家读书不收费,唯一的要求是进店每人一杯咖啡,任意消费就可以。

“多进来一个顾客,从拉门开始,到点单沟通、制作咖啡、上餐收餐到顾客走,每多一道工序,孩子们就多一个机会练习。我们能来多少人,他们就多出多少练习,这是我能够做到的。”璨妈和妈妈们给读书会起了个口号,“一杯咖啡,一本书,一群人的爱”,但是她觉得她们才是获得更多爱的那一方。“大家一起到这里点一杯咖啡带上一本书,这种爱是多重的,第一是为社会付出,就像阿德勒说的‘利他’,他者贡献的生活意义,第二,看似我们在帮他们,多点一杯咖啡给他们提供服务的机会,实际上收获最多的是我们。”

读书会的妈妈们来“梦工坊”读书,风雨无阻

汇聚在读书会的家长在学习中成长,积聚力量或者获得平和,无论面对怎样的孩子和生活,回到家就不那么焦躁。“唐宝宝”荣荣疫情之后出现退化,已经到了在家中被父母全面照顾的状态,荣妈支持荣爸来读书,“每次到这来,再回家面对频繁发生状况的儿子,平和了很多。”荣爸是读书会唯一的爸爸。

妈妈们同时想让孩子们感受到坚持,每周一次、雷打不动。“不一定要把他们放在手心捧着爱护,还要给他们持久的陪伴。”从2019年夏天,读书会一年做了48场,疫情期间都没断。

“梦工坊”2020年3月23日恢复营业,璨妈挨个打电话问“敢不敢出来”,有4个妈妈成为疫情期间读书会线下改线上、戴着口罩回到成山路的第一拨“咖啡客+书虫”,然后是5个、8个,越来越多。宝山的、奉贤的,大家从很远的地方每周三晚赶来,虽然很多人下班赶来,车程还要一个多小时,但妈妈们的共识是:在家也是读,但在咖啡吧意义不同,多来一个人,就是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一个干预。“以前我们忍不住总想帮他们一把,但不要帮,就把他当成正常的人,不降低要求。生而为人使命相同,只是我们自己把他们划分掉了。”璨妈眼中的每一个“梦工坊”孩子,是平等的。

去年店庆一周年,于姐姐让璨妈讲几句,璨妈说:“很多人觉得自己生活不如意,没有底气,那就到‘梦工坊’坐坐,看看孩子们的工作状态,他们努力工作活在阳光里,你们差什么呀。”

“梦工坊”的小伙伴们在一起阅读咖啡制作的书

这里是值得的,璨妈说得没错。孩子们都盼着周三,每次璨妈他们来,迎宾岗位的孩子大老远从店里出来拉车门,殷昊总说“璨妈我想你了,你们一星期都没来了”。

7月28日,6点钟开始的读书会,下午3点断续就有妈妈到了,互相轻声打个招呼,各自找个地方坐下,边安静看书,边吃点心蛋糕,权当晚饭了。璨妈有点感冒,口罩一直没摘,怕传给孩子们。殷昊从吧台里绕过来,一把抱住璨妈,“祝你生日快乐”,璨妈眼泪立刻掉了下来。“真的说不出来那个滋味,他们带给我们很多。”说这话时璨妈眼睛瞬间又红了,口罩依然没摘,但分明感觉得到那是带着笑意和感激的泪。

当天说雨未雨,台风“烟花”无意在魔都久留、提前北上,稠云迅速飘飞,风雨尽散,暑热就蒸腾上了。“梦工坊”齐河路店那间最多容纳8个人的会议室“超负荷”,“寿星老”璨妈被挤在门口,原本报名的8人变成了14人!不知是人挤人的原因,还是人太多空调降不下温,她们只好把大门敞开。

用一捧鲜花庆祝读书会在“梦工坊”两周年,左起璨妈、于成红、龚园园

璨妈惟一的初衷一直没变,通过自身力量给孩子们提供工作练习的机会。这个听着特别“简朴”的初心,她反复了好几遍。

Vol.3

“我不觉得这里是特殊的”

龚园园是“梦工坊”的第三任店长,河南姑娘。

1994年出生的她,比店里的小伙伴们也就大五六岁,在上海咖啡业工作了五六年,先做咖啡师后做店长,可管理这样一群孩子,难度可想而知,“之前老师们的辛劳庇护、陪伴、教导,都理顺了,他们知道职责所在,比起刚开业时,我已经很轻松,只是日常的管理。”

做“梦工坊”店长一年后,园园说得谦虚、低调,实际上,她刚来就被“下马威”。

园园和她心爱的小伙伴们的日常

“我虽然没有像人家咖啡师大神那么厉害,但也不差,于姐姐问殷昊‘给园园姐咖啡打几分?’‘零分’,说得认真又理直气壮。”26岁的姑娘从未在工作中接触过这样的伙伴,“当时就好气好气。”现在说起来“哈哈哈”自己直笑。

交流上有困难,只能在摸索中寻找和他们更融洽的沟通。很快,园园发现殷昊特别好学,特别爱咖啡。“他有很强的能力和表现欲,情感充沛,情商很高,周围的人对他的夸奖多,他要稳固主角地位。‘小尾巴’翘上去,其实是希望你更多关注到他。”园园还明白了一点:每个孩子性格不同,表面没表现出需要你照顾,但内心还是特别希望你关注到他。

殷昊经常半夜给杨老师和于姐姐发短信,给园园则是早晨。6点多钟,发一条撤一条,再发一条再撤一条,最后那条没撤的,也没说什么事,哭笑不得。园园想睡却再也睡不着。

可是她依然延续着手机24小时开机。

“你不怕再有被吵醒的半夜和清晨?”

“担心真有什么事,他们解决不了,找我找不到。”

“也许你被吵醒,随即又撤销,但你睡不了了。”

“会有这样的时候,但我可以接受。”

园园精心制作手账,记录小伙伴的成长故事和可爱模样

园园来之前,店里就有让小伙伴们写日记的要求,但不是每天写,只写上班那一天,园园来了之后要求他们每天写。“每天发生不一样的事情,要把它记录下来。”她有意引导他们写哪一类的东西,鼓励他们更多呈现社会交往层面,努力观察并表达、感受并分享。后来园园继续提要求,引导他们写可以分享给小伙伴的事情。如今,老员工们的日记,上面是日记,下面是分享的内容,被调理得很好。

但是徐翔、叶圣辰、谢静怡做不到。他们三个3月份来咖啡吧实习,徐翔和静怡是两个自闭症孩子,很长一段时间,两个人的日记一模一样,各自的每天也一样。“我今天早上来店里上班,先数了钱,数了钱后擦了面包柜、蛋糕柜,然后把小黑板挪到外面,打开菜单……”园园教他们:“分享的内容可以是你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也可以是查来的、想象来的、上百度搜到的东西,都可以。”

现在,徐翔每天要完成的功课之一是上百度,搜索喜欢的蔬菜水果。

“对待他们用对待正常孩子的方式,拿他们当正常人。我没觉得他们比其他人弱在哪里,他可能数学不好,但是外面难道就没有数学不好的小朋友吗?他可能有接受度上的弱点,但明确告诉他这是规则,他可以听进去。”园园说起“管理经”,语气平和又坚定:“工作上不会降低要求,开会时我会反复讲,上班的就是职场人,你上班要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要心里知道;上班不是不发工资,发工资你就要按照规章制度来,严格要求自己。”有的小伙伴会给杨老师于姐姐打“小报告”,说园园店长“严厉”,而其实每个人不约而同把“园园姐姐”长挂嘴边。

每日工作例会,店长问得认真,小伙伴们汇报得仔细

“梦工坊”咖啡吧的老师、老板、辅导员妈妈和店长群策群力,贴身调教,用他们的一套法子带领孩子们懂礼貌、有规矩,“有的时候你对他笑着讲事情,他可能听不进,但是偶尔严肃地讲,他们反而很能按照你的来,哦你生气了,这件事情确实我没有做好,自己回家也会想一下。”如常看待、要求他们,是园园对自己的工作准则。

在管理中摸索,在摸索中沉淀好方法,园园深感写日记的重要性,这个做法一直延续至今。“写今天发生什么事情、工作岗位有哪些工作内容或注意事项,也会引导他们写‘如果突然客人把东西碰翻了、杯子碎掉了’怎么处理。他可能说不很明白,但是能写下来,而且我们的小伙伴字写得都很认真工整。”嘉露不擅于语言沟通,让她直接说她说不了,每天例会把日记读出来,慢慢就会自信起来,也就能说了。

这一年下来,园园感觉店里每个人、每件事、每个客人,满满的爱心,满满的正能量,她发现自己比以前开朗了乐观了:“以前偶尔找朋友发牢骚,现在基本上没有牢骚和吐槽这些事了,身边没有什么让我感觉消极,不太好的情绪现在基本没有;尤其是跟这些特别的孩子在一起,自己身上会有一种责任感,充当一个大姐姐的角色。”

于是,让龚园园决心和“梦工坊”走下去的天平一端更重,“这里很纯净,没有人钻牛角尖,没有尔虞我诈,职场同事间的矛盾这里都没有。”她愿意和这些可爱认真的伙伴在一起,“在所谓正常的职场,也会有人愿意听表扬,有人难以管理,各有各的困难,各有各的挑战,我不觉得这里是特殊的。”

店长和伙伴们外出制作咖啡,每次咖啡吧的外派活动,都是快乐小分队

或许,每一个乐于走进他们的人,无论是份内份外分不清、但就是放不下孩子们的辅读学校的校长老师,还是喜欢在两个店“流窜”的于姐姐,以及每一个“辅导员妈妈”、应聘来和“特儿”做同事的店长、每一个客人,都充当了心智障碍孩子康复师的角色。越多人走近他们、陪着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哪怕是让他们帮个忙做个事,都是在贡献一份干预和训练,任何一种生活互动的练习多了、频繁重复后习得了,他的状态就有好起来的可能。

但是如果这个东西不存在了,他可能回到家里“断崖式”地退化。

他只会把自己关起来,走进让他孤单无助的“星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灯火商贸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灯火商贸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