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今中外,各行各业都喜欢以资历说话,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经过了岁月和经验的沉淀,资历深厚的人总能很快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资历越深的人职位往往越高,地位也更为稳固。可是在我国的开国将领中却有这么一个例外,此人明明极早就加入了革命队伍,红军时期就凭借着赫赫的战功成为了红27军的政委。 然而后面的十几年来,他的职务却不升反降,甚至到了新中国成立前期变成了一名师级干部。这个特殊的存在一度在55年的大授衔时让罗荣桓十分为难。此人就是李赤然。 两年升任军政委 生于陕西安定的李赤然,原名叫做李宗贵,年少时期李父银匠的身份充分保障了李赤然的衣食住行,甚至还能让他享受一份完整的教育。 而正是在师范学校读书的那段时间里,李赤然接触到各种进步思想,受各种名人轶事所鼓舞,年仅15岁的李赤然便毫不犹豫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了一颗革命的心。 1932年,完后学业后年仅18岁的李赤然返回老家担任了小学校长兼老师,并以此身份为掩护,配合地下党员秘密进行地下工作。可是当年的政治环境十分紧张。 次年,李赤然就因为叛徒的出卖而不幸入狱。值得一提的是,入狱后的李赤然面对各种威逼利诱,始终心志坚定,绝不向敌人低头,对于党内机密始终不肯吐露半个字,问不出任何消息的敌军恨得牙痒痒却也无可奈何。 次年,在上级的倾力营救下,李赤然终得出狱,随后,一心想要报效国家贡献力量的李赤然加入了陕北红军。 因为敢冲敢拼,且有文化有思想,李赤然在军中表现突出很快得到了升迁,不过短短两年的光景,就从一名普通战士升任成红81师的政委,风头一时无两。 之后,由于队伍改组,之前红81师的大部分人员都被组建到陕北红27军,李赤然也就在这一次的改组中被编入了红27军,依旧担任政委一职。 在红27军期间,李赤然率领部下东征山西、西征宁夏,还参与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一路东征西讨也是颇有战绩。 按理说,这样的情况下李赤然的职务应当越来越高才对,却不料之后的一系列改组编制阴错阳差,李赤然的职务不升反降了。 好男儿不重军职 红军的再一次改编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原本的北方红军主力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基于当时的编制只设定了三个师,很多干部不得不降级任用,李赤然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已经是军政委的李赤然被动降为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五团政委。 这个职务看起来好像低了一点,可是要做的任务却十分艰巨。资料显示,当时第五团获得的任务是保卫黄河防线防区,主要防守延水关至泥金滩一带。 职务上的变动并没有给李赤然带来任何心境上的不平衡,他十分清楚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因而走马上任后的李赤然采取了一系列雷霆手段,很快便扫清当地黄龙山及关中的匪患。 内忧一平,李赤然又立刻联合兄弟部队,多次击灭了日伪军渡河西进的企图,完美完成了组织交代的任务,为延安边区安全保驾护航。 李赤然的才干八路军都看在眼里,所以在留守兵团兵力不足时,能力出众的李赤然便被安排到晋察冀军区招募新兵,李赤然也不负所望,短短几天便招募了上千人。 这让当时的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颇为赞赏,聂荣臻一度向上级申请留李赤然冀中,然而当时也正值用人之际的八路军哪里肯放人? 于是,李赤然便带着千余名新兵返回延安,而他一并带回去的,还有晋察冀军区为延安筹措军饷——300多万元法币!这无疑为延安地区解了长期遭遇胡宗南大军封锁的燃眉之急! 要知道,那时候的延安物资紧缺,为了解决粮食和穿衣问题,军队不得不自给自足,下地种菜,出名的《南泥湾》唱的就是这一时期的事情。 虽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温饱问题总算得到了缓和,医药与通讯问题却是一座横亘在众人面前的大山,当时的延安虽然发行的有边币,可那也只是对内流传,外界并不认可,如今的300多万元法币可算能一解延安的窘境,大大扭转了延安人民的作战状况,李赤然实在功不可没。 不让上级为难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再次打响,这一次李赤然主要驻守西北战场,同样是因为编制问题,李赤然一路走来,虽然多次征战卓有战绩。 可是职务上却只是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兼关中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等职,相比于红军时期的军政委,实在是越做越小。 转眼新中国成立,基于之前的职务不高,李赤然在1952年只被定为副军级,而等到1955年大授衔来临,再看李赤然的情况,负责军衔评定工作的罗荣桓一时有些犯了难。 原因无他,因为按照52年的定级情况,李赤然只能被评为少将级别。可是再看李赤然多年的战绩和表现,李赤然作为红27军的首任政委,当时和李赤然一起在红27军中担任要职的诸位领导中,军参谋长李寿轩被评为了中将,军政治部主任李志民被评为了上将,就连后面接任李赤然职务的王平也被评定为上将,没有理由李赤然只是一位少将。 更何况从红27军出来后,李赤然还多次立下大功,破日军、招新兵、运法币,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绩。综合考虑下来,罗荣桓还是决定听一听李赤然的想法。 面对罗荣桓的询问,李赤然显得十分从容,他表示自己并不在意被定为什么军衔。而为了不让上级为难,李赤然更是主动申请降军衔,表示人民解放军要做实事而不执著于名利,自己愿意做一个标杆。 这份洒脱让主席与周总理都大受感动,最终李赤然被评为少将,周总理在授衔仪式上亲自为他授勋,主席也在国宴之后亲自为他颁发了一枚八一勋章。高尚品格,令人钦佩。 结语 2006年,92岁的李赤然将军因病在西安离世。八年过后,红军书法家兼多年前的老战友舒同为写下了“疾风知劲草、严霜识磐松”的条幅,来形容李赤然将军的一生,道尽了对这位将军的崇敬与感谢。 李赤然不看名利看实事的品格着实令人感叹,反观如今,在职场,在家庭,很多人都会为一时的得失而计较,殊不知这样反而容易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当然,这并不是告诉大家面对不合理的处境也要听之任之,而是在明确一个大目标的前提下,分清主次,看明得失,勤思慎行,方得始终。就如李赤然将军所看重的是为国为民,我们也需要找准自己的目标,“清醒”做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马步芳独子:20岁时当军长,晚年在异国他乡为汶川捐款5000美元 医生问答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