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灯火商贸网 2022-03-13 450 10

毛主席问了邓小平和王洪文一个问题,两人的答案,风格完全不同

领袖之所以成为领袖,必然是因为他们有着长远的眼光和出色的才能,然而,尽管从秦始皇开始,我国的皇帝们就开始寻找各种仙丹,想要长生不老,但是,从古至今,无论是帝王还是国家领导者,从来没有人能真的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

毛主席也是如此,为了选出合适的接班人,替他掌管军队,在林老总背叛并且自取灭亡之后,毛主席问了王洪文和邓小平:如果有一天,我不幸去世,你们觉得国家形势会有什么改变吗?这个问题,让两个人瞬间严肃起来,王洪文的回答是:我们会按照毛主席制定的相关政策继续走下去,而邓小平的回答就有点恐怖了,他觉得毛主席去世以后,天下可能会重新陷入混乱。令人惊奇的是,毛主席赞同了邓小平的回答,并且询问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邓小平不动声色地交换了台子上的两个茶杯,毛主席点了点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那么,邓小平的回答为什么会得到毛主席的赞赏呢?因为邓小平的回答更加具体一点,王洪文的回答更像是喊口号,而且,邓小平抓住了毛主席这个时候的想法,当时,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急剧恶化,很有可能又要打仗。

当时,各个军区的领导层已经很久没有变动,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很久没有发生变动,这容易导致解放军的战斗力受到影响,再加上林彪背叛,让毛主席意识到一个人的权力过大也不是好事,所以,和林彪不仅绝无关系,而且还经常不对付的邓小平就成了掌控军队的绝佳人选,话说回来,邓小平的回答也确实是在分析问题,而王洪文就差远了。能够选中邓小平作为军队掌控者,也说明了毛主席在用人方面确实很有一套,那么,毛主席作为党的领袖,是怎么为中国共产党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呢?

毛主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总结了三个用人原则

第一:对方有才能就行,不用太计较对方是否对自己毕恭毕敬,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皇帝,都要求自己的臣属对自己毕恭毕敬,即便到了近代,很多领导人对于属下对自己的态度也是非常看重的,他们想树立绝对的权威,但是毛主席不是这样的,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哪怕你对他有所冒犯,他也不会对你弃之不用,只会跟你讲道理,让你心服口服,许世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次,许世友将军打了败仗,毛主席想要见他,让他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但是许世友将军以为毛主席见他是想要问责,再加上他觉得这次的主要责任并不在自己,所以,他情绪非常激动,甚至想要和毛主席动手,不过,毛主席并未介意,而是和许世友耐心地讲道理。其实,邓小平上面说的话,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非常大胆的。

第二:只要你有才能,毛主席不在意你的过去

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毛主席提拔了很多有“黑历史”的人,这些人很多为解放军的敌人效力过,甚至很多人本身就是解放军的敌人,但是,只要你是真心地想要效力,毛主席不会在意这些事情。

第三:毛主席善于利用别人的优点,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

对于一个领袖而言,知人善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就像流传很久的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毛主席就有这样的品质。

除了以上三项原则以外,毛主席还是一个非常有亲和力的人,这种亲和力本身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加强团结,让不同性格的人在一个团队里融合。

毛主席是一个非常伟大的领袖,他有识人之明,在关键的时刻,他选择了邓小平掌控军队,也为以邓小平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打下了基础,在邓小平时代,中国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邓小平和毛主席的这一段对话的结果是毛主席选择邓小平掌控军队,后来,邓小平也在叶剑英元帅等人的支持下,以雷霆之势粉碎了“四人帮”,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改革开放更是让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踏入了一个新纪元。


香港云服务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灯火商贸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灯火商贸网 X1.0

微信扫描